交易商协会:三季度近两成企业获得多评级 同一发行人级别不一致率基本持平
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(记者 张欣然)11月21日,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(下称交易商协会)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运行及合规情况通报。该通报称,为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的规范健康发展,充分发挥信用评级的中介服务职能作用,中国证券业协会和交易商协会就2022年第三季度债券市场14家信用评级机构的业务发展情况、内部建设及自律管理动态进行了总结。
具体来看,三季度债券市场14家信用评级机构的业务发展情况呈现如下特征:
一是债项评级承揽环比增加,主体评级环比减少。三季度,14家评级机构共承揽债券产品2603只,环比增加24.72%;分机构看,中诚信国际、联合资信的业务量占比分别为34.50%和33.08%,东方金诚、中证鹏元和上海新世纪业务占比量分别为9.76%、8.61%、7.45%,其余各家评级机构业务量占比均不足5%。此外,评级机构共承揽非金融企业类主体评级1082家,金融企业等其他类主体评级107家,环比分别减少11.02%和36.69%。
二是评级调整家数同比减少,负面调整多于正面调整。三季度,评级机构共对29家发行人进行了评级调整,同比减少42%;占总存续家数的0.61%,同比减少0.79个百分点。其中正面调整10家,负面调整15家,另有4家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。
三是级别下调均为小幅度调整。三季度,正负面级别调整共20次,展望调整为5次。以级别下调为主,共11次,涉及发行人11家;原级别涉及BBB-到AAA级,其中原AA级的发行人家数最多,占比54.55%;展望下调4次,均为稳定至负面。从累计下调幅度看,本季度级别下调均为1-2个子级,评级机构通过小幅调整进行风险预警。此外,级别上调9次,涉及发行人9家,原级别涉及BBB-到AA+级;展望上调1次。
四是更换评级机构后的级别高于原级别的发行人家数同比减少。三季度,共有135家发行人变更评级机构,其中3家发行人的新承做评级机构所给级别高于原级别,占比2.22%,同比减少0.93个百分点。
五是近两成企业获得多评级,同一发行人级别不一致率基本持平。截至2022年9月30日,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共有909家发行人获得2个及以上评级机构出具的主体评级,占存续的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主体的19%;其中118家发行人的评级结果不一致,不一致率为12.98%,环比基本持平。
本文标签:
本文标题:交易商协会:三季度近两成企业获得多评级 同一发行人级别不一致率基本持平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cnca.ink/jji/3046.html
相关阅读
- 江阴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9.17亿元 同比增长22.38%
- 杭州银行业绩快报: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92.75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31.82%
- 截至三季度末邮储银行客户贷款总额达7.15万亿元 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
- CBRT将政策利率维持在14%,周四停止宽松周期
- 银行2023年“开门红”营销开启 发力存款业务和信贷投放
- 匈牙利5月CPI同比升超10% 通胀水平创20逾年新高
- 突发!多国紧急上调警报,猴痘确诊超1000例!超强新冠变异株席卷美国,传播速度再增13%,影响多大?
- 澳大利亚就业数据稳健,为澳元提供支持
-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持续落地 助力稳经济大盘
- 中国服务业活动以有记录以来第二快的速度下降